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好的二本学校有哪些(5)

来源:审计与经济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2-07 02:52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第三,大公司里一般不“自由”。一般读博士的人,多少都会带有一些“懒散”的气质,因为一般做研究的环境都是相对宽松的。而在企业里,需要的是协

第三,大公司里一般不“自由”。一般读博士的人,多少都会带有一些“懒散”的气质,因为一般做研究的环境都是相对宽松的。而在企业里,需要的是协作(或者更多是听老板和客户的)。我自己在企业里就感觉那种“拘束感”特别难受,每天也没有什么工作安排,基本就是看老板和客户说了什么然后照着做。还记得自己刚到企业去采购部门轮岗,采购总监让自己去邮寄一盒零件。当时自己傻傻的就拿出去寄走了,回来后总监问我为什么没有把UPS/DHL/FEDEX/顺丰等的价格都问一遍,然后再决定用哪个快递,我当时真的是无言以对。

第四,公司里缺乏“成就感”。在学术界,你写的文章发表了就写你的名字,你申请的项目你就是负责人。但是这种事情在企业里基本不会发生,在企业里做的工作就是企业的,专利是企业的,数据是企业的。老板和客户说这个数据不好看不能发表,那你就不能发表。甚至还有一堆什么保密协议,别说专业会议了,甚至有时候连自己做了哪些工作都不能和同行交流。

第五,博士很多所学与实际脱节。现在高校里大多注重基础研究,和实际应用有一定的距离。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下现场,虽然在办公室里准备了几个月,第一天却还是两眼一黑一句话说不出来。现场的人都等着“陈博士”来指导,后来我实在过意不去,就问现场的负责人我能做点什么。然后现场负责人想了半天,说“看你有膀子力气的样子,要不你去把那边的那些砖搬到卡车上吧”。于是,我就第一次体会了传说中的“搬砖”。

第六,博士缺乏经验。就我第五点所说的,很多人认为是博士们“死读书”“读书死”“读死书”。但是我觉得这种指责并不公平,因为很多工作就是需要经验去积累的。举个例子,如果一个人本科毕业22岁,到30岁的时候已经有了八年的企业工作经验,很多事情都可以应付自如了。而另一个博士28岁毕业再做两年博士后,30岁的时候到企业,请问当他们两个都达到32岁的时候,各有几年工作经验?

第七,很多大企业根本不需要几个博士,很多企业基本也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研发。就我所工作的企业,里面还有欧洲和北美名牌大学的博士。但其实自己基本上做的是项目经理加销售加采购加工程师的工作,经常被和自己同龄,但比自己多十年工作经验的同事疯狂碾压。本来觉得自己在博士博士后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国际会议,至少语言方面能有点优势。可是在和欧洲以及北美区的经理们争夺资源的时候,依然是落于下风。

综上所述,我个人目前还在积极地寻找回到高校的机会呢......

文章来源:《审计与经济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sjyjjyj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7/1046.html



上一篇:当好经济卫士!威海市审计局全面护航投资审计
下一篇:审计与经济研究论文封面格式(审计与经济研究

审计与经济研究投稿 | 审计与经济研究编辑部| 审计与经济研究版面费 | 审计与经济研究论文发表 | 审计与经济研究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审计与经济研究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