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审计与经济研究》期刊[04/09]
- · 审计与经济研究版面费是[04/09]
- · 《审计与经济研究》投稿[04/09]
- · 《审计与经济研究》数据[04/09]
好的二本学校有哪些(5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第三,大公司里一般不“自由”。一般读博士的人,多少都会带有一些“懒散”的气质,因为一般做研究的环境都是相对宽松的。而在企业里,需要的是协
第三,大公司里一般不“自由”。一般读博士的人,多少都会带有一些“懒散”的气质,因为一般做研究的环境都是相对宽松的。而在企业里,需要的是协作(或者更多是听老板和客户的)。我自己在企业里就感觉那种“拘束感”特别难受,每天也没有什么工作安排,基本就是看老板和客户说了什么然后照着做。还记得自己刚到企业去采购部门轮岗,采购总监让自己去邮寄一盒零件。当时自己傻傻的就拿出去寄走了,回来后总监问我为什么没有把UPS/DHL/FEDEX/顺丰等的价格都问一遍,然后再决定用哪个快递,我当时真的是无言以对。
第四,公司里缺乏“成就感”。在学术界,你写的文章发表了就写你的名字,你申请的项目你就是负责人。但是这种事情在企业里基本不会发生,在企业里做的工作就是企业的,专利是企业的,数据是企业的。老板和客户说这个数据不好看不能发表,那你就不能发表。甚至还有一堆什么保密协议,别说专业会议了,甚至有时候连自己做了哪些工作都不能和同行交流。
第五,博士很多所学与实际脱节。现在高校里大多注重基础研究,和实际应用有一定的距离。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下现场,虽然在办公室里准备了几个月,第一天却还是两眼一黑一句话说不出来。现场的人都等着“陈博士”来指导,后来我实在过意不去,就问现场的负责人我能做点什么。然后现场负责人想了半天,说“看你有膀子力气的样子,要不你去把那边的那些砖搬到卡车上吧”。于是,我就第一次体会了传说中的“搬砖”。
第六,博士缺乏经验。就我第五点所说的,很多人认为是博士们“死读书”“读书死”“读死书”。但是我觉得这种指责并不公平,因为很多工作就是需要经验去积累的。举个例子,如果一个人本科毕业22岁,到30岁的时候已经有了八年的企业工作经验,很多事情都可以应付自如了。而另一个博士28岁毕业再做两年博士后,30岁的时候到企业,请问当他们两个都达到32岁的时候,各有几年工作经验?
第七,很多大企业根本不需要几个博士,很多企业基本也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研发。就我所工作的企业,里面还有欧洲和北美名牌大学的博士。但其实自己基本上做的是项目经理加销售加采购加工程师的工作,经常被和自己同龄,但比自己多十年工作经验的同事疯狂碾压。本来觉得自己在博士博士后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国际会议,至少语言方面能有点优势。可是在和欧洲以及北美区的经理们争夺资源的时候,依然是落于下风。
综上所述,我个人目前还在积极地寻找回到高校的机会呢......
文章来源:《审计与经济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sjyjjyj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7/1046.html